DexterGordon1948.jpg

爵士第一名模


伸展台上的模特兒貓步輕挪,搔首弄姿,
俐落的轉身、定格,眼神充滿自信。
一套接一套最新款式的時尚衣著,教人目不轉睛。
流行世界的潮流,隨著音樂節奏流向全世界。


場景換到四零年代的紐約,
次中音薩克斯風手Dexter Gordon,站在爵士樂的伸展台上,
用著同樣的自信,同樣的眼神,
把最新款式的咆勃爵士介紹給大家。

Gordon的身高六呎五吋,
一百九十六公分高的身材吸引了所有目光。
站在舞台上,其它樂手相形見絀。
大家替他取了”L.T.D.”這個綽號,
指的是Long Tall Dexter。
身材上的優勢總是讓Gordon在舞台上先勝一著,
事實上,真有人曾試圖說服他轉行,去當模特兒走秀呢!

Dexter Gordon是第一個用次中音薩克斯風演奏咆勃爵士的樂手,
高大挺拔的外表,最新款式的音樂,
爵士第一名模,Gordon當之無愧!

 

161323_1_f.jpg


大「內」高手


在四零年代美國紐約的音樂圈子裡,想闖出一點名堂,不是件容易的事。

Jam Session的舞台上,樂手來來去去,有人得意洋洋,有人黯然退場。
而薩克斯風手Dexter Gordon,總是獲勝的那一方。

他的薩克斯風聲如洪鐘,有人卻說:

「還不是因為他高頭大馬,肺活量比較大而已!」

話雖如此,每一次在Jam Session擂台上的較勁,
最後在台上屹立不倒的,始終是Dexter Gordon!
他的即興演奏從不以花俏取勝,
喜歡稍微拖個拍子,慢條斯理地演奏。但那串音符,卻是字字珠璣。

Gordon不靠飛快的演奏速度,也能獲得聽眾的喝采。
那是因為他在基本功上下足了功夫。
條理分明地把自己在音樂裡想說的故事清楚說完。
他的招式一點也不花俏,
但無懈可擊的內家功夫,卻讓挑戰者無法越雷池一步。

再聽一段他的即興演奏,

Gordon能成為舞台常勝軍的原因,你聽出來了嗎?

 

93. Dexter Gordon - Our Man in Paris (1963).jpg


異鄉旅人


「今天,媽媽走了。也許是昨天吧。」

這是存在主義作家卡謬,在小說「異鄉人」裡的第一句話,
點明主人翁疏離的個性。
他以「反叛對付荒謬」的人生哲學完成此書。

再看看六零年代的紐約,爵士樂手以各種反叛方式面對人生,
像極了一個個的異鄉人。

薩克斯風手Dexter Gordon就是一個例子。

他面對爵士市場的逐漸衰敗、種族歧視、自己的毒癮和牢獄之災,
就像小說主人翁面對母親的死訊那樣木然。
而面對歐洲大陸展開雙臂,對音樂的包容與熱情,
更像主人翁遇上了熱情的瑪莉,原來的防禦頓時瓦解。

Dexter Gordon在西元1962年,決定離開荒謬的紐約,前往熱情的巴黎。
從此,故鄉是他鄉,他鄉變故鄉。

十五年後,Gordon回到美國,近鄉情怯。
回家後的第一場音樂會裡,樂迷的熱情讓他久久不能自己。
就像小說主人翁生命將盡之時,在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
領悟到不論過去或是現在,他都是幸福的。

Gordon再也沒離開過美國。
畢竟,浪子也有原鄉。

 

DexterGordon.jpg


影帝心事誰人知


舞台上激情的演出落幕了,
打開俱樂部的門,外頭下著雨,
薩克斯風手Dale Turner步履踉蹌地走在巴黎街頭…。

Dale Turner其實是個虛構人物。
法國導演Bertrand Tavernier,在西元1986年拍攝了電影「午夜時分」。
以薩克斯風手Lester Young和鋼琴手Bud Powell的故事為靈感,
刻劃出美國樂手為尋找音樂第二春而遠渡歐洲的期待,以及無奈。

導演邀請長年旅居歐洲的Dexter Gordon飾演Dale Turner一角,
然而,Gordon本來就是在歐洲尋找第二春的美國樂手。
劇情與其說影射了幾位爵士大師的生平,
對他而言,更像是扮演自己。

電影生動描繪出美國樂手在異鄉獲得掌聲,在故鄉卻受到冷落的矛盾。
Gordon更藉著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雖然最後沒能得獎,卻是爵士樂壇前無古人的創舉。

爵士樂手的真實生平,總是比電影劇情精采。
Dexter Gordon藉著電影向全世界說出爵士樂手的心聲,
但是「心事,誰人知」?

引用自http://www.e-classical.com.tw/prtfamily/program/jazz_club/0802_01index.html


5978.jpg


薩克斯風手 Dexter Gordon 縱橫爵士樂壇超過半個世紀之久,而且即使不提他的音樂,足以令樂迷回味的傳奇故事同樣不勝枚舉。舉例說明,Gordon曾創下以爵士樂手身分入圍奧斯卡金 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唯一範例〈他以西元1986年的電影「午夜時分」《'Round Midnight》入圍〉。細心的樂迷也可以在西元1990年的電影「睡人」《Awakenings》中,發現Gordon扮演一位嗜眠性腦炎 〈Encephalitis Epidemic〉病患,並且在電影中還秀了一小段爵士鋼琴演奏。Gordon 的外表高大帥氣,有個外號叫"Long Tall Dexter",甚至也曾有許多朋友力邀他去當男模特兒。類似故事還有不少,但光是前面這幾個例子,相信在爵士樂壇裡應該是前無古人,而後大概也不會有來者的紀錄了。
  
  img134.jpg 在音樂上面,Dexter Gordon 同樣有許多傳奇故事,其中三進三出爵士樂壇的故事最令樂迷們津津樂道。Gordon 在四零年代出道,亮眼的外型與精采的咆勃爵士〈Bebop〉演奏技巧讓他迅速竄紅。當時紐約爵士夜店裡常舉辦 Jam Session,而 Gordon 正是音樂擂台上的常勝軍。他的必殺絕招姑且稱為「乾坤大挪移」,就是在即興演奏之外,常常吹到興起便把其他經典樂曲裡的句子挪來使用,這招總是讓台下樂迷驚喜不已。不過 Gordon 也有毒品問題,他的第一次退隱就是因為吸毒導致郎噹入獄之故。西元1960年,Gordon克服毒癮後重出江湖,此時他與Blue Note Records簽下了合約,隨後留下了許多張專輯,而這些作品也是樂迷們最為熟悉的經典之作,包括名震天下的《Go!》。
  
  西元1962年,Dexter Gordon 決定到歐洲定居,而這一待便是十四年,直到西元1976年才回到祖國懷抱,這段期間 Gordon 在歐洲也留下了許多精采的錄音。然而美國樂迷並沒有忘記他,西元1976年 Gordon 回國後造成了大騷動,媒體大幅報導,樂迷也一路排隊只為親耳聽到偶像久違的現場演奏。然而隨後 Gordon 的健康亮起了紅燈,於是再次選擇了退隱。直到西元1986年從電影「午夜時分」再次出發,他的演奏功力因為健康因素自然無法與年輕時相提並論,但靠著讓大家想像不到的演技卻入圍了奧斯卡,當然同樣是震撼人心的精采復出。西元1990年,Grodon病逝於費城,結束了亮麗且完整的生命旅程。
引用自http://www.douban.com/review/19591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