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01564_ddvip_8641.jpg

爵士樂的重奏

  
      什麽是重奏?翻開音樂辭典,“重奏”詞條的解釋是這樣的:少數人(每聲部一人)的組合演奏,組合中各成員進行藝術合作,“精湛的重奏”意味著配合默契、聲部平衡、演奏渾然一體···解釋得很簡單,但是已經很確切了!


  重奏在古典音樂中是主要的室內樂類型,不過是以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和鋼琴四重奏、弦樂五重奏和鋼琴五重奏(弦樂四重奏再加一架鋼琴)這五種編成居多,而在爵士樂的廣闊天地裏,重奏又有著更加重要的地位。說起爵士樂的重奏,其作品之豐富多彩、編成之靈活多樣、演奏之即興多變,恐怕是任何一個對爵士樂不抱偏見的聆樂人都不能不為之激賞的!筆者本人就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爵士樂迷,在爵士樂的海洋
暢遊多年,從中真正得到了一種美妙無比的享受,如今把爵士樂的各種重奏形式以及代表唱片介紹給各位初涉爵士的樂友,衷心希望樂友們也能愛上爵士樂!


  按照編成的不同,爵士樂的重奏可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六重奏等多種。雖然器樂獨奏不屬於重奏範疇,但考慮到獨奏本就是重奏的基礎,筆者還是把器樂獨奏也列入文中——這樣一來,從“一”到“六”,按編成數字依次排列,或許我們可以把這種排列方式叫做“數字爵士”?
  

jazz2.jpg  


  爵士獨奏(JAZZ SOLO)
  
  在爵士樂裏,最常見的器樂獨奏當然是由鋼琴擔任的。


  鋼琴是公認的“樂器之王”,這種“至尊”地位無論在古典音樂還是爵士樂中都是毋庸置疑的。鋼琴的鍵盤長達七個八度,甚至還有七個八度再加一個小三度的,音域真是極寬,音色也十分豐富,而樂手可以同時用左右兩手觸鍵演奏,還可以通過踩踏鋼琴下部貼地處的延音踏板和弱音踏板來控制音長與音量,這個形制特點決定了鋼琴在旋律、和弦和節奏上都能大顯身手,其表現力是其它樂器都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無論在古典音樂還是爵士樂裏,鋼琴都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
  爵士樂裏的鋼琴獨奏,無疑也凸顯出爵士樂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調性多變,節奏多變,速度自由,切分豐富,即興華彩樂段更是不可或缺。在超過一百年的爵士樂歷史上,能夠稱得上“大師”的鋼琴家真是不勝枚舉,但是能夠經常以鋼琴獨奏的方式演出或者灌錄唱片的還真不多見。在這裏,筆者給樂友們推薦近年由爵士鋼琴名家錄制的一張獨奏專輯:


  《孤身孑影》(“ONE ALONE”)
  演奏:戴夫·布魯貝克(DAVE BRUBECK)
  出版:美國TELARC唱片公司,2000年
  編號:TELARC CD-83510
  戴夫·布魯貝克(1920— )這位令人尊敬的白皮膚爵士大師少小成名,1954年就憑藉逼人的名望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1959年推出不朽專輯《中止》(“TIME OUT”),作為歷史上錄音最多的爵士樂手之一,他推出了超過一百張的唱片,在古稀之年還與TELARC簽約,錄制了不少獨奏與重奏作品。他一輩子走的幾乎都是“酷派爵士”的路子,演奏風格清新簡潔,體現出接近於古典鋼琴演奏的自制和典雅,不以快速的裝飾音符或者高熱度的華麗即興彈奏取勝,是一位頗具個人特色的樂壇泰斗。


  以前戴夫在TELARC還推出過一張名為《只有你,只有我》(“JUST YOU,JUST ME”)(編號TELARC CD-83363)的獨奏專輯,而這張《孤身孑影》則是他在1997年到2000年間獨奏錄音的合集。本碟收入包括戴夫自己作品《夏日之歌》(“SUMMER SONG”)和《不再哭泣》(“WEEP NO MORE”)在內的13首樂曲,是DSD技術的制品,錄音質素之高自不待言。如果您要領略一下戴夫·布魯貝克這位爵士鋼琴巨匠在耄耋之年笑看前塵之際最從容、最平和、最純粹的個人演奏風格,本碟絕對是不二之選!


  與戴夫·布魯貝克這張爵士鋼琴獨奏專輯相似的還有TELARC於2001年出版的青年爵士鋼琴名家本尼·格林(BENNY GREEN)專輯《格林的藍調》(“GREEN’S BLUES”,編號TELARC CD-83539),也是DSD制品,演錄俱佳,同樣值得推薦!


  除了鋼琴,弦樂器中的低音提琴(DOUBLE BASS)、彈撥樂器中的吉他、木管樂器中的薩克斯風(SAXOPHONE)與單簧管(CLARINET)、銅管樂器中的小號(TRUMPET)、打擊樂器中的鐵琴(VIBRAPHONE,即電顫琴)等都經常被作為爵士獨奏樂器使用,相應的唱片也不算少,因為篇幅有限,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

 

1.jpg

 

 

 

爵士二重奏(JAZZ DUET)
  
  重奏與“主奏加伴奏”的形式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它的各構成聲部地位基本平等,不存在誰“主”誰“輔”的問題,對位、合奏的部分比較多。爵士二重奏最常見的形式是鋼琴再加一件以演奏旋律見長的獨奏樂器(如薩克斯風、吉他),比如下面要介紹的這張唱片:
  《反對者·英雄》(“ANTI·HEROES”)
  演奏:李·柯尼茲(LEE KONITZ),薩克斯風;吉爾·伊文斯(GIL EVANS),鋼琴
  出版:美國VERVE唱片公司,1991年
  編號:VERVE 511 622-2

  生於1912年的吉爾·伊文斯是在上個世紀初從加拿大移居到美國的一位白人爵士大師,天才般的鋼琴家、作曲家、編曲家和指揮家,正是他,和黑皮膚的夥伴、堪稱“爵士樂世紀大師”的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一起創立了酷派爵士,後來又和邁爾斯一起大膽地將搖滾樂元素融進自己的音樂中,同時還對電貝司和電子合成器兼收並納,從而創立了“融合爵士”(FUSION)樂派。1927年生的白人薩克斯手李·柯尼茲是吉爾的老朋友,早在40年代就與吉爾在紐約第55街那個爵士樂大本營頻繁的演出交流活動中相識,也是一位酷派爵士的老將。二位爵士大師生平合作良多。1980年1月中旬,李·柯尼茲與吉爾·伊文斯在紐約城的格林尼大街開了幾場二重奏音樂會,老牌爵士樂唱片公司VERVE到現場錄音,本碟就是那幾次演出現場錄音的選輯。

  本碟收錄樂曲7首,包括查爾斯·明各斯(CHARLES MINGUS)、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和安東尼奧·卡洛斯·喬賓(ANTONIO CARLOS JOBIM)等人的作品,而壓軸的一曲《哥本哈根視線》(“COPENHAGEN SIGHT”)則是吉爾·伊文斯自己的手筆。李·柯尼茲在演奏會上換用中音薩克斯風和高音薩克斯風,與吉爾合作向聽眾呈現了一個老到恬和的COOL JAZZ世界。在吉爾的駕馭之下,鋼琴展現了它優雅矜持的氣質,清冷而不失和美,旋律的進行、和弦的點染、節奏的控制都好到了極點,而李·柯尼茲的薩克斯風音色冷峻,速度多變,奏出的旋律極有分寸,絕無濫情之感。這樣的二重奏對位精準,音色互補,各盡其致而又渾然一體,配合得真是妙到毫巔!

 

2.jpg

 

 

 

 

爵士三重奏(JAZZ TRIO)
  
  在所有的爵士樂編成裏,筆者最喜愛的就是爵士三重奏。

  爵士三重奏最常見的編成是鋼琴、低音提琴和鼓,說起來,這可是最“科學”同時又最簡潔、最耐聽的編成——鋼琴自不必說,旋律、和弦、節奏都勝任有餘;低音提琴也是一件令人驚嘆的“多用”樂器,作為低音區的強勁支撐,音樂的進行、鋪陳組織少不了它,音色的平衡、織體的豐滿也依賴於它,旋律、和弦無所不能,獨奏、合奏曲盡其致;至於鼓,則更是必不可少的“節奏機器”······

  爵士三重奏是目前爵士樂壇最主要的編成形式之一,爵士三重奏的唱片自然也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創作、演奏與錄音俱佳的名碟,比如下面這張:

  《“星巴克”現場演奏會》(“LIVE AT STARBUCKS”)
  演奏:雷·布朗三重奏(RAY BROWN TRIO)
  出版:TELARC唱片公司,2000年
  編號:TELARC CD-83502
  雷·布朗是美國爵士低音提琴界碩果僅存的一位黑人前輩大師。在上個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時候,雷·布朗曾經是著名的“現代爵士四重奏” (MODERN  JAZZ  QUARTET)的最初成員之一,後來他與奧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黑人爵士鋼琴大師)、赫伯·艾利斯(HERB  ELLIS,黑人爵士吉他大師)組成的三重奏也已有數十年歷史,至今他仍然率領自己的三重奏活躍在舞臺上,美國紐約的“藍調”(BLUE NOTE)、“鳥島”(BIRDLAND)等有名的爵士俱樂部都是他的三重奏日常演出的“根據地”,而遍布全美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連鎖店也經常邀請他們駐店演出。本碟收錄的就是雷·布朗三重奏於1999年9月22日和23日接連兩天在位於美國西北部名城西雅圖的傑克遜大街商店內一家 “星巴克”現場演出的實況。雷·布朗三重奏實際上也是一個鋼琴三重奏,鋼琴手格爾夫·基澤(GEOFF KEEZER)和鼓手凱利恩·里金斯(KARRIEM RIGGINS)按年資說來都是雷·布朗的晚輩,但在意識、經驗和技巧上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翹楚人物,他們與雷·布朗的合作堪稱是極為完美的!本碟收錄了 11首樂曲,其中有雷·布朗自己的3首作品《向上》(“UP THERE”)、《布朗芭莎》(“BROWN BOSSA”)和《星巴克藍調》(“STARBUCKS BLUES”),也有維克多·揚(VICTOR YOUNG)、“公爵”艾靈頓(DUKE ELLINGTON)、李斯特·揚(LESTER YOUNG)等名家的名作,如《當我墮入情網》(“WHEN I FALL IN LOVE”)、《瘋狂地愛你》(“LOVE YOU MADLY”)、《旅隊》(“CARAVAN”)。與一般鋼琴三重奏不同的是,在本碟中雷·布朗的低音提琴是最吃重的,弦音低沈遒勁,諸般技法用得精妙有加、純熟無比,徐疾自如,剛柔相濟,能讓聽者感受到一種壓迫心胸的巨大張力。技藝高超的鋼琴手格爾夫·基澤在節奏與速度上把握得極好,旋律與和弦信手拈來,與雷·布朗和凱利恩·里金斯配合默契得如同一人。本碟也采用了DSD錄音技術,效果值得贊賞,低音提琴力度沈雄、量感紮實,鋼琴音色溫潤優雅,鼓聲強弱靡遺,種種微妙細節與現場掌聲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的整個漸變過程都有著極佳的表現!

  除了上述這張名碟,值得關註的鋼琴三重奏唱片還有很多,僅就新唱片而言,由法國著名的雅克斯·路西爾三重奏(JACQUES LOUSSIER)演錄的系列TELARC唱片《演奏巴赫》(“PLAY BACH”,編號TELARC CD-83411)、《四季》(“FOUR SEASONS”,編號TELARC CD-83417)、《薩蒂》(“SATIE”,編號TELARC CD-83431)、《拉威爾的“波萊羅”》(“RAVEL’S BOLERO”,編號TELARC CD-83466)、《巴赫手冊》(“THE BACH BOOK”,編號TELARC CD-83474)、《巴赫哥德堡變奏曲》(“BACH’S GOLDBERG VARIATIONS”,編號TELARC CD-83479)、《演奏德彪西》(“PLAY DEBUSSY”,編號TELARC CD-83511)以及《巴洛克名曲》(“BAROQUE FAVORITES”,編號TELARC CD-83516)以創造性的手法對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名曲進行極有價值的改編,輕輕松松跨越了古典音樂的界限,演繹與錄音都是一級棒,聽來別開生面、意興盎然,都稱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爵士三重奏珍品唱片,樂友們大可以見一張收一張!

 

3.jpg

 

 

 

 

爵士四重奏(JAZZ QUARTET)
   相對於爵士三重奏“鋼琴 + 低音提琴 + 鼓”的基本編成來說,爵士四重奏的編成就要自由開放得多!低音提琴和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要件,而鋼琴雖然依舊重要,但已不再是必需的了!一般來說,傳統的爵士四重奏就是在三重奏——鋼琴、低音提琴和鼓——的基礎上加上一件薩克斯風或者吉他之類的特色樂器,比如下面這張經典唱片:

  《在美國和英國的兩輪演奏會》(“DOUBLE LIVE FROM THE USA & UK”)
  演奏:戴夫·布魯貝克四重奏(DAVE BRUBECK QUARTET)
  出版:TELARC唱片公司,2001年
  編號:TELARC 2CD-83400(雙碟)

  本碟收錄的是戴夫·布魯貝克和他的四重奏於1995年6月11日、12日接連兩天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大教堂以及1998年11月中旬在英國3個城市演出的實況精選。戴夫·布魯貝克四重奏的編成就是鋼琴、低音提琴、鼓再加一支中音薩克斯風,中音薩克斯手是波比·米里特洛(BOBBY MILITELLO)。戴夫的鋼琴演奏就不必說了,中音薩克斯風的SOLO也是極有靈性的,汪洋恣肆,自由不羈,氣息似乎永不窮盡,實在令人嘆為“聽”止!有了這支神魔一般奇妙的薩克斯風在,戴夫·布魯貝克四重奏就有了更強的可塑性和多變性,莊諧隨心,曲盡其妙,聽來尤為過癮!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唱片,像德國著名的實驗性爵士廠牌ECM出版的LIVE版專輯《心靈之眼》(“EYES OF THE HEART”,編號ECM 1150 422 825 476-2)收入的是爵士鋼琴大師凱斯·傑瑞特(KEITH JARRETT)、低音提琴大師查理·海登(CHARLIE HADEN)、鼓手保羅·馬田(PAUL MOTIAN)以及次中音薩克斯手德維·雷德曼(DEWEY REDMAN)組成的四重奏於1976年5月在奧地利舉行演奏會的經典實況錄音,而歷史悠久的美國爵士唱片廠牌VERVE出版的《在天使之城》(“IN ANGEL CITY”,編號VERVE 837 031-2)則是查理·海登和他的“西方四重奏”(QUARTET WEST)於1988年錄制的自由爵士風格的專輯,它們都是值得推薦的爵士鋼琴四重奏經典名碟。

  上面提到的是主流編成的爵士四重奏,其實另一種四重奏編成也很常見,那就是把鋼琴完全拋開,僅以兩種特色旋律樂器與低音提琴、鼓合作,前輩爵士吉他大師吉姆·霍爾(JIM HALL)和薩克管及單簧管大師喬·拉瓦諾(JOE LOVANO)、低音提琴大師喬治·馬拉茲(GEORGE MRAZ)以及鼓手路易斯·納什(LEWIS NASH)組成的四重奏就是這樣的一個典範。2000年出版的TELARC唱片《大滿貫》(“GRAND SLAM”,編號TELARC CD-83485)就收錄了吉姆·霍爾四重奏於2000年1月20日至22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查爾斯酒店內的REGATTABAR即“賽舟會”酒吧演出的現場實況,演錄俱佳,確屬珍品!還有兩位爵士吉他大師約翰·斯科菲爾德(JOHN SCOFIELD)、派特·米塞尼(PAT METHENY)與低音吉他(替代低音提琴)、鼓組成的四重奏於1993年12月演錄的專輯唱片《從這兒我能看到你的房子》(“I CAN SEE YOUR HOUSE FROM HERE”,編號BLUE NOTE D102744)也相當優秀,值得樂友們垂註。

 

4.jpg

 

 

 

 

  爵士五重奏(JAZZ QUINTET)
 
  在爵士五重奏中,鋼琴、低音提琴和鼓都必不可少,而“小號 + 薩克斯風”或者“吉他 +薩克斯風”之類的特色組合則決定了五重奏的色彩個性。與四重奏相比,爵士五重奏的表現力應該說是更強的。因為配器更加豐富,編曲更加複雜,爵士五重奏的音色也會更加多變,多聲部對位的部分一般也會出現得更多一些。爵士五重奏的靚碟也為數不少,筆者頗費了一番躊躇,還是決定給樂友們推薦下面這張較新的 TELARC唱片:

  《回到“鳥島”》(“BACK TO BIRDLAND”)
  演奏:喬治·謝林五重奏(GEORGE SHEARING QUINTET)
  出版:TELARC唱片公司,2001年
  編號:TELARC CD-83524
  如果不事先提醒,您一定不會意識到喬治·謝林這位令人尊敬的前輩爵士鋼琴大師竟是個盲眼之人——那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迷人琴技,那雲淡風清、恬和不驚的從容氣度,又豈是一般明眼人所能夠企及的?“鳥島”(BIRDLAND)是紐約著名的爵士樂俱樂部的名字,但同用此名的有兩家俱樂部,一家位於百老匯靠近第52街處,另一家則在西44街,本碟碟名中的“鳥島”指的就是後者。1952年,應西44街“鳥島”老板之邀,喬治·謝林寫下《“鳥島”搖籃曲》(“LULLABY OF BIRDLAND”)作為“鳥島”的招牌曲,半個世紀以來唱奏過此曲的爵士音樂家和樂團真是不計其數!2000年10月12日,已到耄耋之年的喬治·謝林帶上他的五重奏回到西44街“鳥島”,接連3天傾情獻演,本碟就是那3天演出的現場錄音精選輯。喬治·謝林五重奏的編成是鋼琴、鐵琴(即電顫琴)、吉他、低音提琴和鼓,演奏的12首樂曲都是50年代他曾經在“鳥島”演奏過的,包括《帶我飛向月亮》(“FLY ME TO THE MOON”)、《星期天、星期一或者永遠》(“SUNDAY,MONDAY OR ALWAYS”)、《輕言細語》(“SPEAK LOW”)、《快樂春天》(“JOY SPRING”)、《只是設想》(“JUST IMAGINE”)等,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那首《“鳥島”搖籃曲》。本碟中的鋼琴和鐵琴都發揚了音色明麗、如行雲流水般暢快的優勢,情致悠然,吉他彈撥撚攏、緩疾自如,低音提琴和鼓則謹守著節奏部,點到即止,分寸適宜······這樣一支頂尖水準的爵士五重奏,真值得我們虔心聆聽呢!

 

5.jpg

 

 

 

 

 爵士六重奏(JAZZ SEXTET)
 
  比較而言,爵士六重奏要少見得多。在編成方面,它也是以三重奏即鋼琴、低音提琴和鼓配合為基礎的。比如下面這張唱片:

  《與我們時代的次中音在一起》(“WITH THE TENORS OF OUR TIME”)
  演奏:羅伊·哈格羅夫五重奏(ROY HARGROVE QUINTET)與次中音薩克斯風眾名家
  出版:VERVE唱片公司,1994年
  編號:VERVE 314 523 019-2

  爵士小號名家羅伊·哈格羅夫的五重奏編成是小號(夫呂號)、薩克斯風(次中音與高音)、鋼琴、低音提琴和鼓。1994年1月中旬,羅伊·哈格羅夫五重奏與喬·亨德森(JOE HENDERSON)、約翰尼·格里芬(JOHN GRIFFIN)、布蘭福·馬薩利斯(BRANFORD MARSALIS)、約舒亞·雷德曼(JOSHUA REDMAN)、斯坦利·圖倫丁(STANLEY TURRENTINE)5位特邀的次中音薩克斯風名家合作,在紐約錄制了這張極為優秀的唱片。本碟收入12首樂曲,包括《翡翠陰影》(“SHADE OF JADE”)、《平靜》(“SERENITY”)、《熱切輕走》(“VALSE HOT”)、《越過池塘》(“ACROSS THE POND”)等,其中既有羅伊自己的作品,也有一些由特邀名家創作,而且每一首樂曲都由一位特邀的次中音薩克斯風名家與羅伊·哈格羅夫五重奏合作演奏——這樣的合作實際上造就了一支臨時組合但是絕對優秀的爵士六重奏!在這支“臨時”六重奏中,羅伊·哈格羅夫的小號和特邀名家的次中音薩克斯風總是最為吃重,淋漓酣暢的SOLO和自由精準的對位令人驚訝,全部6人的配合之默契是無懈可擊的,簡潔耐聽的旋律、徐疾隨心的節奏和豐富多變的音色引人入勝。六重奏的表現力固然很強,但它對樂手的經驗、技巧、舉一反三能力的要求也很高,這張唱片就證明“臨時性”的羅伊·哈格羅夫六重奏也是不負眾望的!

  以上介紹的是目前爵士樂重奏的主流編成類型,相比較而言,七重奏、八重奏和九重奏甚至十重奏都可以說是“非主流”了!曾經在30年代末擔任過“公爵”艾靈頓大樂團首席薩克斯手的約翰尼·霍吉斯(JOHNNY  HODGES)後來組建過一支自己的七重奏樂團,名曲《讓我們相愛》(“LET’S  FALL  IN  LOVE”)就是他明星薈萃的七重奏於1958年8月14日在紐約城錄制的。已故的爵士樂世紀大師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生前就組建過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九重奏樂團,已故薩克斯風大師、編曲家格里·慕利根(GERRY  MULLIGAN)曾為邁爾斯·戴維斯編過九重奏樂曲,在爵士樂壇留下了幾簇異香奇葩。因為篇幅有限,筆者就不一一列舉這些“非主流”編成的代表唱片了,而像“大樂團”(BIG BAND)這樣曾經領一代風騷的大型爵士樂編成,則留待以後再專文介紹吧!
  

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