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pg  

Joe Henderson生於1937,04,24,卒於2001,06,29,在他一生的演奏經歷裡,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一直跟許多Tenor Sax大師重疊,在這些大師之前,Joe的表現似乎顯的黯淡無光,但是Joe還是吸取大師專長,不斷演繹自己的風格,終於在晚年登上了大師的位置。

Joe Henderson絕對是一位好好先生。打從他於六三年退伍後,便一直效力於Blue Note公司,成為其中一位錄音產量最為豐富的薩克斯風手。但請不要誤會,雖然他有份參與的Session多達二十多個;但以他為名的專輯只有五張,而且由於要顧及大牌效應這個市場通則,大部份製作都犯上角色渾淆之弊。Our Thing, Page One, In & Out甚至乎他在六十年代末最後一張效力Blue Note的Mode for Joe,基本上都是小號手Kenny Dorham指揮作帥的概念作品。


6.jpg  


雖然Joe Henderson不論在Free Jazz, Hard-Bop, 甚至Bossa Nova曲型的演釋上(他於十五歲譜成的的第一首自創作品"Recordame"就是Bossa Nova調調的改編作),技術方面不但沒有半分差錯,而且更難得地保持著其一貫的個人風格,但這卻無法使他在事業上獲得任何突破。

"Inner Urge"是Joe Henderson在Blue Note於六四年推出的第四張專輯,當中大部份都是Henderson的原創作品,其吹奏靈感據說源自他初到紐約市謀生時所遭遇的不安與生活衝擊。主題 曲"Inner Urge", "El Barrio",以至"You Know I Care"也許是爵士史上難得一見的黑暗低調,但卻表現了無窮的生命力,同時也是Joe Henderson在音樂事業上僅此一次,最為個人化的反動與不滿之情緒宣洩。


4.jpg  

 

87年Joe Henderson被名製作Michael Cuscuna力邀重投Blue Note,錄製了一輯在Village Vanguard的現場錄音作品 - "The State of The Tenor"。面對這個依然以演奏Standards為主;沒有鋼琴單元的薩克斯風三重奏,我驚訝為何Joe Henderson在半點也沒有運用前人語法這個大前題之下,依然可以如此"能言善道"?這再不關乎是否Bebop, Free Jazz, 抑或Hard-Bop, 對於這支三重奏而言,Standards只是一個提供即興創作的骨幹,每一分鐘的樂器對話、旋律交鋒,都是絕無冷場的創意較量。不論你要接觸薩克斯風三重奏,這個商業爵士類的罕有品種;抑或決心要"近距離"一聽薩克斯風音樂的真貌,這都是一張極為難得的上選。

九十年代的Joe Henderson終被具市場說服力的包裝 (演釋Miles Davis, Billy Strayhorn名作, 以至Antonio Carlos Jobim的Bossa Nova),而獲得廣大爵士樂迷的青睞;甚至贏得了葛萊美爵士獎項。可幸的是,不論在任何樂風隊型之下,Joe Henderson的吹奏,依舊是Blue Note中的Joe Henderson.

 

5.jpg


Joe Henderson雖然年歲已大,但他的創作慾望並未因此而減低,從他整個演奏生涯來看,Henderson其實也要到了90年代之後,才獲得與他實質成就相符的肯定與崇敬。除了1992、1993年連續兩年獲得重拍雜誌(Down Beat)樂評最佳樂手的獎項之外,92年他的名氣甚至可以大到可以在各大小雜誌,上至New York Times下到Newsweek上看到關於他的報導,1993年還榮獲白宮的邀請參加演出,除了John Coltrane與Sonny Rollins兩位薩克斯風大師之外,Joe Henderson可以說是另外一位70年代影響深遠的另一位爵士巨匠。http://music.douban.com/musician/101831/


 

7.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