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樂派 酷派(Cool)


到底是什麼啊這玩意?

爵士樂本身就已經很複雜了,偏偏還有一個叫酷派的傢伙,更是令人感到一個頭兩個大,原因在於,它的定義很雜,定義甲被稱為酷;定義乙也被稱為酷;定義丙也被稱為酷,偏偏甲和乙和丙又不盡一樣。於是,要說清楚什麼是酷派,變成一件極盡麻煩的事。

到底是什麼啊這玩意?

當然,你可能也需要知道,當爵士樂發展了五十年,進入五零年代之後,算是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能量,不再只是娛樂業的一環;也不再只是音樂家的對決;也不會只是樂理的探究。市場力量、音樂家的訓練家學、聽眾的態度、媒體見解,都使得爵士樂自五零年之後,展現了開枝展葉之姿,而在這個刀口上開始發展而到後來被簡化解釋的酷派,就變得麻煩無比。

首先,在名稱上,酷(Cool,也有人譯為涼)這個字眼會帶給我們一些想像:是秋天的涼意嗎?是一張沒有表情的臉嗎?是很棒很屌的意思嗎?除了酷之外,也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所謂的西岸爵士(West Coast Jazz)就是酷派爵士。美國西岸同樣會帶給我們一些想像:是加州陽光沙灘的溫暖傭懶嗎?是好萊塢的娛樂工業嗎?等等!到底是涼還是暖?到底是沒有表情還是很多表情啊?說真的到底是什麼啊這玩意?對了,我想你知道我在說什麼了,我已經把它變成一件極盡麻煩的事了。

我們來試試看吧!

即使它這麼麻煩,所有的爵士樂書籍還是都不得不將它拿出來專章討論,因為這個麻煩就卡在那裡,一個明顯而不得不加以討論的位置。那麼,我們試著先由名稱來原來談談什麼是酷派爵士(Cool Jazz)?

酷咆勃

要談酷派爵士,無可避免地要先講邁爾.戴維士(Miles Davis)在四九年出版的專輯《酷派的誕生(The Birth of Cool)》,這張讓人覺得是第一張酷派唱片的專輯,造成了某一種爵士樂的演奏被稱為酷派。

大抵這種被稱為酷派的演奏是咆勃的變形。咆勃改革了和弦的使用並且發明了獨特的樂句,用原本和弦外的音符來串起和弦行進,變形甚至被扭曲了的音符(常常)快速的變化追逐,高昂、驚奇、難以配合,許多樂手都因此而被打得遍體燐傷了,更別說大部分想要討好自己耳朵的聽眾會有多喜愛它。

 


 


演奏咆勃起家的戴維士於一九四九年進入錄音室,想試試吉爾.伊文斯(Gil Evans)、蓋瑞.穆里根(Gerry Mulligan)和約翰.卡瑞西(John Carisi)三人的新作品。這些作品在編曲上計較較多,並且,由於找來的其他音樂家包括了法國號、長號、土巴號(tuba)等多款管樂,於是,這個九(十)重奏演奏出的東西雖然是立基於咆勃而發展的曲子,有咆勃的句法與和弦,卻沒有咆勃那種小樂團的對抗感與緊張感,反而有一些類似室內樂的音效。從此,即使在四九年之前,早已有人嚐試將咆勃的剌耳與尖銳抹平,試過一種叫酷咆勃(Cool bop)的爵士樂,大家卻不再如此麻煩地稱呼這種音樂,代之而用《酷派的誕生》中的「酷」來稱呼這種音樂。

cool.jpg

這樣,酷派爵士有了這樣的特色:立基於咆勃,卻不展現出咆勃中過於剌激的部分,代之用較為平順一點的樂句來讓和弦接續。同時,它與咆勃相較,較注重事先的編曲安排,而非現場的熱烈格鬥。但是由於前述的麻煩,我想,把這樣定義的酷派與其他也被稱為酷派的爵士分別開來,是有助於搞清楚酷的,所以,姑且我們就借用一九四零年中期出現的老字眼「酷咆勃(Cool bop)」來稱呼這類的酷派。

這類的酷派,其實也是酷派中的最主力的一群,他們大抵是從參與《酷派的誕生》一輯錄音的音樂家為主力發展起來,包括了吉爾.伊文斯、蓋瑞.穆里根、艾爾.海格(Al Haig)、李.康尼茲(Lee Konitz)、約翰.李維斯(John Lewis)、肯尼.克拉克( Kenny Clarke)、凱.溫汀(Kai Winding)等人,他們各自組成(或加入、參與)不同的樂團,發展屬於自己的聲音與句子,來詮釋爵士樂。

西岸爵士

時至一九五零年,東岸以紐約的酒吧與錄音室為主要基地,發展出另一套咆勃的改良種,事後被稱為精純咆勃(或有人稱硬咆勃, hardbop,詳情請見硬咆勃的介紹),而在東岸錄音的《酷派的誕生》,卻影響了一批在洛杉磯的音樂家,他們以白人為主,強調編曲,雖然他們也被稱為酷派,但卻不是酷咆勃。這些音樂聽起來已經與咆勃較為不同,反而比較像是三零年代的搖擺大樂隊,例如貝西伯爵的樂團(Count Basie)的氣氛,也有的像是李.斯特楊(Lester Young),總的說,搖擺影響應是大於咆勃影響的。

 

 

  


但由於市場考量,卻使酷派這個指稱混亂了,因為唱片公司開始使用「西岸爵士」或者是「西岸風格」這類的名稱發行一些不是咆勃卻不一定是酷咆勃的錄音作品,至此,西岸爵士這個詞開始與酷派爵士有了一些重疊,也有了一些分歧。

值得特別注意一件事,也就是常常因為歷史的發展趨示以及媒體或者商業目的,而使一些東西被誤解了,這些誤解在認識爵士樂時是應該要閃避的。其一便是由於「西岸風格」這樣的帶有商業目的的用字的出現,容易使人誤以為東岸與西岸演奏著不同的爵士樂,或者說在西岸錄製的爵士樂就是酷派;東岸錄製的爵士樂就是咆勃(或者精純咆勃)。這樣的推論是錯的。事實上,很多咆勃(或者精純咆勃)是在東岸錄音,也有酷派在西岸錄音;東岸的音樂家會酷派的手法,西岸的很多音樂家也是咆勃高手。

其二是關於人種與音樂。曾見有人以為白人演奏的就叫酷;黑人演奏的就叫咆勃這樣的粗躁的分法,這種分法也是錯的。事實上,很多咆勃高手是白人樂手,也有很酷的黑人樂手。在拋開這兩個誤解後,看來只得把被劃規入酷派範圍的所謂「西岸爵士」說得更清楚一點了。

如前所述,酷咆勃的主要核心,可以《酷派的誕生》這一群人為 簡單的理解,而所謂「西岸爵士」其實可以史坦.肯頓(Stan Kenton) 以及伍迪.赫曼(Woody Herman)兩個樂團的成員為核心來理解。 這兩個樂團前後的團員有蠻多人是重複的,而且,這些人〔通常〕 演奏的調調是很類似的,包括了亞特.派伯(Art Pepper)、雪. 利曼(Shelly Manne)、促特.西姆(Zoot Sims)、康特.肯德理 (Conte Candoli)、霍爾.若姆西(Howard Rumsey)以及吉米.吉佛瑞(Jimmy Giuffre)等人,都可以先粗略地算是同一掛的。這一 掛人的基調大約是神似的,即是被稱為「西岸爵士」的主力成員。( 當然,要仔細分辨他們的音樂,只有一個方法:聽吧!)

 

 

 

 

 

 

 

但是,無奈「西岸爵士」一旦成為很好賣的一個標題時,便會開始 被大量利用,加以其實西岸爵士與酷咆勃又有差異,所以當這兩個東西一被混用,有些東西便會,嗯,怎麼說呢?被稱為酷派其實怪怪的。

我個人覺得最明顯的如雪利.曼(Shelly Manne)著名的專輯《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該張專輯中鼓手雪利.曼和普烈文 (Andre previn)以及Leroy Vinnegar以三重奏的型式重演了百老匯 名劇裡的曲目。同樣是詮釋百老匯的名曲,他們的演奏就與路易斯. 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詮釋有完全不同的味道,至少在我的感覺裡,阿姆斯壯(以及很多爵士樂手)給予百老匯的曲子爵士樂的魂魄,但是雪利.曼他們則給了百老匯的曲子爵士樂的外貌。意思是 ,即使他們演奏的在型式上考究絕對是爵士樂沒有錯,但是他們只是 用一種型式去演奏這些原本不是爵士樂的曲子,反而,保留了這些曲 子百老匯的魂魄。他們的確給這些曲子爵士樂的新風貌,而且極為好聽,但,總好像其實他們尊重的不是爵士樂的傳統,而是百老匯的傳統。(我得承認我這樣的說法大部分是立基於我聆聽的經驗,在缺乏更嚴謹的樂理分析為佐證的狀況下,這就單純是我的感受罷了。)

好吧,那我們就先把這種也被稱為酷派的音樂先稱為「西岸爵士」 罷了。

 

 

 

 

學問家的爵士樂

除了酷咆勃以及慣稱的西岸爵士會被指稱為酷派爵士樂之外,還有 一種借用了一些古典(或現代)音樂理論,拿到爵士樂裡來嚐試的一 種頗富學者風味的爵士樂也常被算成是酷派。至於為什麼,其實我也很想知道(我們來亂猜一通試試,也許是因為這些爵士樂既然借用古典理論,那麼在編曲上也自然得較為嚴謹一點,於是,這個部分和酷派有了那麼些相同點)。這種類的酷派爵士又各自不太相同,因為既然是基於學問家的嚐試,那麼,借用了什麼樣的古典(或現代)音樂理論為基礎,自然造就了不同樣的音樂樣貌。

這個集團也許可以往上推到二零年代曾與路易斯.阿姆斯壯在紐約對決的白人希望畢克斯君(Bix Beiderbecke),他當時為了對抗阿姆斯壯自力研發的優異即興與演奏能力,引進了德布西的印象派演奏,獲得了一些成果。

 

 

 

 

 

 

 

另一位先趨者是於一九四零年代就開始試驗的盲人鋼琴家藍尼.崔斯坦諾(Lennie Tristano),他立基於古典音樂基礎上所開創的節拍結構、和聲實驗,影響了咆勃,也影響了酷咆勃,甚至也可以說他影響了日後許多前衛爵士以及自由爵士。加上他在音樂教育上的用心, 使他的影響力及於學院派的音樂家。

 

 

時至一九五零年的收割期了,最具代表性的學院派爵士樂團應是由戴夫.布魯貝克(Dave Brubeck)領隊的樂團。聆聽師承古典爵士作 曲家 Darius Milhaud的布魯貝克演奏,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受到古典音樂的影響:相當重視對位法。布魯貝克帶著樂團到各個大學去巡迴表演,造成學院對爵士樂一定的印象與態度,也造成市場一定的注意與歡迎。加以他團中有一位優異的薩克斯風手保羅.戴斯蒙(Paul Desmond),他流暢的吹奏與即興,也是使他的樂團更加受歡迎的另 一個主力。

 

 

 

除了布魯貝克,還有一個樂團也是帶隊進校園的,便是由鐵琴手米爾特.傑克森(Milt Jackson)領軍的現代爵士四重奏(Modern Jazz Quartet)。這個團體永續經營了多年,團中成員都是精純咆勃的狠角色(請聽他們的第一張專輯,是精純咆勃的佳作絕無問題),但這 個團體大部分試驗一種室內樂的做法,由鐵琴與鋼琴的互動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質感。他們也透過多場的校園巡迴來向學院介紹爵士樂。

若硬要將這兩個樂團拿來比較,除了他們的膚色外,比較明顯的應該是在他們帶給聽者的搖擺感受並不相同。布魯貝克的樂團常做實驗 ,節奏組有時並無法帶來什麼搖擺感受,甚至是與弦律組相互折衝。相反的,MJQ就比較接近酷咆勃,搖擺感是沒有跑掉的。但是相同重要的是他們勇敢地引進古典的樂理或做法進入爵士樂,並且介紹給還在 校園裡的學生,在這點上,他們對於後世的啟發與影響,都是重要的。

 

 

另一位也算是將古典樂帶入爵士樂的好手比爾.伊文(Bill Evans )。此君雖然曾有與戴維士合作,卻不是在《酷派的誕生》裡,而是在更日後的《泛藍調調(Kind of Blue)》時代,我想他不但能算是 戴維士那一掛的酷派成員,反而,在《泛藍調調》中,是他的音樂理念指導了戴維士。他在出道之初,先試著將德布西與拉斐爾的演奏風格帶入爵士樂的領域,展現了印象派的朦朧與神秘,卻又不失爵士樂的搖擺感受以及即興精神。事後他又將George Russell提出的調式理論(modal theory)深化,與戴維士合作,立下了《泛藍調調》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他可被視為是一把寧靜的火焰,透過他優美的彈奏, 能讓人不知不覺地接受一種新的概念,甚而能影響深遠。他可被視為是一把寧靜的火焰,透過他優美的彈奏,能讓人不知不覺地接受一種新的概念,甚而能影響深遠。

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有幾位樂手我想是值得多說一點的:

首先是蓋瑞.穆里根(Gerry Mulligan),如前所述,此君參與了 《酷派的誕生》的作編曲以及演奏,他是屬於酷咆勃的領先部隊這是沒有問題的。值得把他獨立一提的,是他自己組織的樂團。他組織的西岸四重奏裡,把爵士樂隊鮮少缺席的鋼琴拿掉(其中一個可能的原 因,要靠你的耳朵找證據,我認為穆里根的吹奏音色音域,是會與鋼琴打架的,與其怕踩到而東閃西躲,不如把鋼琴拿掉,這也是有可能 的),要組織一個沒有鋼琴的小樂團,你可以說他實驗性格十足,但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是否有辦法利用其他樂器來填補鋼琴消失所損失 的那種節奏與弦律兩相得宜的重要位置,不只是一場演出編制的實驗 ,更是飯碗與名聲之戰。

 

 

 

事後證明,他的勇敢成功地開創了一種方法,同時,也獲得了掌聲 ,而與他一起試驗的另一位樂隊內的管樂手,便是小號手查特.貝克 (Chet Baker)。貝克的小號吹奏在咆勃時代即已經獲得咆勃領隊帕克(Charlie Parker)的認同,在一次選秀會上中選。我想他吹奏咆勃的能力是不用不相信的。但他的音色卻不是飽滿高昂一路的,這樣 說你應該就明白了,沒錯,他正是酷咆勃的一員重要小號手。他與穆里根的合作雖然成功,卻不歡而散。原因是穆里根在一次臨檢時被查獲身帶毒品,沒想到沒義氣的穆里根把給他藥爽快的貝克給擺了出來 ,如此一來,小小的牢災不可免不談,兩人的合作也就散了。

先不談這種八卦,貝克最為受人歡迎的,卻不是他熟練的軟調咆勃吹奏,而是他的歌聲。這點,便又不得不多談一點。綜合上面談到的 酷派各色門門派派,卻沒有談到一路是唱歌的?對的,我想這要這麼理解吧:他的演奏,是酷派沒錯,他的唱歌呢?嗯,如果與他合作的樂手演奏使用了咆勃的方法,那麼,是酷派爵士。如果沒有,而只是以賣他唱歌為主呢?那麼那就只是一張情歌、芭樂歌、火把歌,卻不必看待成什麼酷派。正如同路易斯阿姆斯壯會唱〈What A Wonderful World〉,也會演奏優異無比的紐奧良爵士樂,但你不能以〈What A Wonderful World〉來理解紐奧良爵士。

提到這點,主要是有很多喜愛貝克唱歌的朋友,將焦點放在他的喃喃吟唱,並且用那樣的感受來認定何謂酷派。如果有了這種誤會,不 只會害自己找不到自己想聽的,並且會買到一大堆別人說是酷派,你聽起來卻認為一點也不酷的東西,這,實在划不來。

 

 

最後,得提到一個重要人士的大名,他叫史坦蓋茲(Stan Getz)。 此君的演奏簡捷直率,擁有極好的咆勃實力,也有很多咆勃的錄音作品,但是他曾經出版的幾張Bossanova專輯名聲太大,卻讓他被很多人 歸入酷派或者是拉丁爵士。雖然他一定算是酷派(酷咆勃)的一個狠角色,但他本人則堅持他是一個咆勃樂手。

其實,像他一樣的樂手是大大有人在的,況且音樂的改革與變化, 總是交互地影響著聽者與演奏者。許多樂手和蓋茲一樣,不喜歡被稱 為酷派的樂手,其實我也不喜歡把樂手定義成什麼派樂手,那通常只 是他的一部分,卻常因此而害別人忽略了他的其他能力。

酷派很拉雜難談,我已經盡力了。如果因為此文而能使你更容易找 到自己想要聽的音樂,那就算功德一件了。

 

 

 

Cool:

Chet Baker/ Chet/ You and the Night and the Music
Dave Brubeck Quartet/ Jazz at the College of the Pacific/ All The Things You Are
Paul Desmond/ The Paul Desmond Quintet, Quartet/ A Watchman's Carroll
Bill Evans/ Waltz For Debby/ Waltz For Debby(take 1)
Gil Evans/ Gil Evans & Ten/ Remember
Jim Hall, Ron Carter/ Alone Together/ Prelude To A Kiss
Lee Konitz/ Subconscious-Lee/ Retrospection
Shelly Manne/ Shelly Manne & His Men Vol.1 The West Coast Sound/ Afrodesia
Shelly Manne/ Shelly Manne & His Friends My Fair Lady/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
MJQ/ Django/ La Ronde Suite (a,b,c,d)
Art Pepper/ Meets The Rhythm Section/ Imagination
Howard Rumsey's Lighthouse All-Stars/ In The Solo Spotlight!/ If You Are There

文章引用自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timo/28.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