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1-2.jpg

搖擺帝王學

爵士大師Benny Goodman有許多外號,
有人稱他「搖擺教授」,也有人叫他「豎笛樞機主教」。
不過,大家最熟悉的稱號還是「搖擺之王」〈The King of Swing〉。

Benny Goodman十歲開始學音樂,但因天份優異,很早開始職業演出,
當時他還只是個穿著童軍短褲的小男孩而已。
天份讓Goodman注定要吃音樂這行飯,
但若要探究他成功的秘密,其實還有許多關鍵。

Benny Goodman在三O年代初來到紐約發展,
西元1934年,爭取到NBC廣播電台「來跳舞」節目裡的工作,
負責演奏各式各樣的跳舞音樂。
但節目在紐約播出的時間太晚,知名度在美國東岸始終低檔徘徊。
然而,NBC畢竟是全國性的媒體,節目是全美聯播的。
原本在紐約的冷門時段,到了西岸,正是晚餐時刻的黃金時段。
換句話說,拜時間差之賜,他的音樂藉著廣播傳遞,已經成為加州人的最愛!

此時,Benny Goodman感覺到自己的音樂產量,無法滿足帶狀節目的龐大需求,
於是腦筋動到了當時紐約最紅的樂團領班,Fletcher Henderson身上。
Henderson的音樂才氣縱橫,但不善經營,又碰上三O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影響,
只好跳樓大拍賣,把所有的作品都賣給了Goodman。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Benny Goodman靠著廣播科技打響名聲。
然後借力使力,妥善運用Fletcher Henderson精采的音樂作品開拓市場。
加上自己優異的演奏條件,終於登上了「搖擺之王」的寶座。

他的「搖擺帝王學」,你清楚了嗎?


imageL88.JPG


白鴿夜總會


小說「大亨小傳」的作者F. Scott Fitzgerald,
將二O年代的美國,比喻成「爵士時代」〈The Jazz Age〉。
到了西元1935年,美國正式進入「搖擺時代」〈The Swing Era〉。
其中世代轉換的關鍵,就在加州洛杉磯的「白鴿夜總會」。

藉著全國聯播的廣播節目,Benny Goodman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巨星。
西元1935年8月21日,Goodman在「白鴿夜總會」展開了為期三週的表演。

「白鴿夜總會」是一家氣派豪華的夜店,冠蓋雲集,
更擁有一座可容納四千人的超大舞池,是洛杉磯首屈一指的地標。
原本只能從廣播節目裡聽到Benny Goodman的樂迷,
紛紛擠到「白鴿夜總會」裡,想要一睹廬山真面目。
而Goodman也不負眾望,用音樂牢牢抓住了每個人的心。
朝思暮想的搖擺樂音就在眼前,洛杉磯人為之瘋狂。

於是,「白鴿夜總會」天天爆滿。
舞客們更隨著音樂的搖擺節奏,創造了叫做”Jitterbug”的全新舞步。
帥哥鼓手Gene Krupa每晚在舞台上看著陶醉的人群,不禁有感而發:

「我說Benny啊,這實在太美妙了!咱們總有一天會死去,到那時,我希望可以一面演奏我們的音樂,一面笑著離開…」


「白鴿夜總會」的熱鬧景象,成了全美各大媒體的報導題材。
爵士樂成了一種顯學,而獨領風騷十餘年的「搖擺時代」,就從這裡開始!


16.jpg


爵士登「基」


在種族意識鮮明的三O年代,
爵士樂想進入代表白人音樂文化殿堂的「卡內基音樂廳」,確實需要通天本領!
然而,美國歷史剛剛進入「搖擺時代」,
似乎也為「爵士登上卡內基」這件事,創造了有利條件。
於是,Benny Goodman樂團的發言人,從西元1937年底,開始四處奔走。
消息確定後,戒慎恐懼的他推掉了所有演出,專心準備這場音樂會。

西元1938年1月16日,音樂廳裡座無虛席,爵士樂正式登「基」。

Benny Goodman在這場卡內基音樂會的曲目編排上煞費苦心,
前半段先安排了一首名為「爵士廿年」的組曲,
把爵士樂從最早的紐奧良風格,一路到當時的演變過程,
化為音樂,向所有在場觀眾作了一次爵士簡報。

接下來,則是大堆頭的Jam Session登場。
眼尖的樂迷發現Benny Goodman並沒有私心自用,反而廣發英雄帖。
舞台上當時美國三大爵士樂團裡的明星成員通通到齊,大顯身手!

到了經典名曲《Sing, Sing, Sing》,觀眾再也無法控制情緒,
如雷的掌聲像海浪般淹沒了卡內基音樂廳,更底定了這次空前成功的演出!

許多專家一致認定這是爵士史上最經典的戰役,
樂手們團結一氣,賣力演出,
不僅成功登「基」,更改變了美國人先入為主的偏見,
爵士樂終於登上檯面!


BennyGoodman.jpg


黑白不分,唯才是問


常有人把貓王Elvis Presley,和Benny Goodman的音樂成就相提並論。
雖然一個是搖滾樂,一個是爵士樂,
但二人確實都把黑人音樂帶進了美國年輕白人的生活裡。
不過在Goodman所處的時代背景裡,族群意識更為強烈,努力更需加倍。
在那時,「吉姆‧克羅法」〈Jim Crow Laws〉大行其道。
黑人不能走進白人的商店消費,
電影院、公車,甚至飲水機和廁所,都有「黑白」之分。
種族問題雖然早該隨著南北戰爭而結束,
但美國南方各州美其名「隔離但平等」的政策,仍然持續上演。

Benny Goodman顯然不認同這種現象,更試圖打破禁忌。
首先他邀請鋼琴手Teddy Wilson,西元1936年,Lionel Hampton加盟。
西元1939年,爵士史上首位以吉他演奏成名的Charlie Christian,也成了夥伴。
他們都是黑人,而Goodman冒著被取締的危險,仍舊堅持用人唯才。

Lionel Hmapton曾經說:
「在我的認知裡,Benny在那時所做的努力,等於為黑人在各項領域裡的發展,打開了一扇機會之窗。」
Hampton說的沒錯!
西元1947年,棒球場上出現了第一位黑人球星,Jackie Robinson。
就連白得徹底的高爾夫球壇,也出現了威風八面的Tiger Woods。

Benny Goodman用人黑白不分,唯才是問,正是扭轉乾坤的關鍵!

引用http://www.e-classical.com.tw/prtfamily/program/jazz_club/0805_01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