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aveBrubeck-OneAlone.jpg

四拍不過癮


所謂的「搖擺」,是在正常4/4拍的節奏裡,
利用切分音製造出來的律動感,在爵士樂裡行之有年。
但是天生反骨的Dave Brubeck偏不這樣辦,
他喜歡作節奏實驗,寫的曲子,通通不按規矩來!

西元1959年的專輯,《Time Out》,
Brubeck把節奏邏輯徹底翻轉。
經典名曲《Take Five》,在一個小節裡用了五個四分音符。
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
節奏雖然奇怪,但旋律依舊搖擺。

正常四拍不過癮,來個五拍也可以!

Brubeck顯然想在節奏裡大作文章。
另一首名曲《Blue Rondo a la Truk》,
他更在一個小節裡,塞進了九個八分音符!
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

跟得上Brubeck的節奏嗎?
那麼試試這首《Unsquare Dance》,
至於這是幾拍的邏輯,就留給您自己慢慢體會了!

 

Dave Brubeck Profile.jpg

 

不打不相識


「男兒立志在沙場,馬革裹屍氣豪壯!」

話雖如此,但在現實生活裡,通常是「說的比唱的好聽」!

許多爵士大師都曾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
但他們扮演的,多半是「鼓舞士氣」,而非「衝鋒陷陣」的角色。
至於鋼琴手Dave Brubeck,
恐怕是少數真正體驗過「提槍快跑前進」的爵士樂手。

Brubeck在大戰期間投筆從戎,
加入巴頓將軍麾下,擔任來福槍兵。
更親身參與過電影「坦克大決戰」裡著名的「凸出部戰役」。
也許沒有彪炳戰功,但這段經驗,卻巧妙牽起了另一段音樂緣分。
西元1944年,Brubeck結識了薩克斯風手Paul Desmond。

Dave Brubeck和Paul Desmond的樂團在西元1951年成立,
Brubeck強烈的節奏實驗風格,
Desmond如棉絮般柔軟的演奏,
似成對比,卻又完美融合。
他們成為酷派爵士裡自成一格的經典樂團,
引領風騷二十年!

所謂不打不相識,
下回當你重溫「坦克大決戰」裡的槍林彈雨時,
別忘了還有這麼一段特別的音樂故事!

 

dave-brubeck-quartet12.jpg

 

以爵士興亡為己任


「Dave呀!別偷懶,趕緊去練琴!」「喔!」

鋼琴手Dave Brubeck從小跟著媽媽學鋼琴,
他有天份,但不用功,
靠記憶力可彈出許多曲子,卻看不懂五線譜。
上了大學,Brubeck依舊在技巧上展現天份,但樂理還是丫丫烏。
教授們爭論著該不該讓他畢業,
Brubeck承諾以後不會當音樂老師,總算拿到證書。


幾年後,Dave Brubeck在樂壇功成名就,
他沒有違背「不當老師」的諾言,
但堅信若要讓爵士樂向下扎根,必須走進校園。
因此Brubeck推掉了許多待遇更為優渥的表演機會,
就為了巡迴校園,讓年輕朋友感受爵士樂的魅力。
他喜歡告訴同學們:
「每個人都應該多接觸爵士樂或是其他藝術,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Dave Brubeck在最當紅的時候,選擇把時間留給爵士樂的推廣。
在搖滾樂蠢蠢欲動的當下,他以爵士興亡為己任。
讓爵士樂走進校園,降低聽眾年齡,提高樂迷數量。
西元1954年,「時代雜誌」以他的肖像為封面,
讓全世界一同見證他的卓越貢獻!

 

DaveBrubeck_01.jpg

 

不願面對的真相


冷戰時期,強權之間勾心鬥角。
美國政府為了宣揚自由主義,
派出Louis Armstrong、Duke Ellington等黑人音樂家,
以「親善大使」的名義,用最能代表自由意識的「爵士樂」,
將美國文化行銷全世界。

他們在國外受到一致好評,
回到家,卻被種族主義者冷眼相待。

鋼琴手Dave Brubeck和妻子Iola,對於這個現象深深不以為然。
決定寫一齣音樂劇,直接陳述這個荒謬現象。

西元1960年,爵士音樂劇《The Real Ambassadors》誕生!
以Louis Armstrong在一個虛構的非洲國家裡的演出為主軸,
劇情強調「人權運動」、「冷戰」和「信仰」等議題。
Brubeck夫婦更藉著自己代表美國政府巡迴的經驗,
讓真相藉由音樂慢慢浮現。

Dave Brubeck堅信「人,生而平等」,
希望藉這齣音樂劇把世界撥亂反正,但世界還沒準備好。
這「不願面對的真相」讓美國人怯步,
音樂劇僅在西元1962年,加州蒙特利爵士音樂節中演出過一次,
從此束之高閣,逐漸被人淡忘。


人權運動尚未成功,不分你我,一起努力!
文章引用自http://www.e-classical.com.tw/prtfamily/program/jazz_club/0801_01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